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文协与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 Main
  •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文协与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文协与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

段从学
यह पुस्तक आपको कितनी अच्छी लगी?
फ़ाइल की गुणवत्ता क्या है?
पुस्तक की गुणवत्ता का मूल्यांकन करने के लिए यह पुस्तक डाउनलोड करें
डाउनलोड की गई फ़ाइलों की गुणवत्ता क्या है?
1 (p1): 导论
1 (p2):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具体内容—一般文学史对文协的叙述—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文协的特殊形态与本文的研究方案—本文的基本内容
18 (p3): 上编 文协的建立及其历史形象之变迁
19 (p3-1): 第1章 文协的基本特征
19 (p3-1-1): 组织起来的文学传统—全国文艺运筋的领导机构—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抗战文艺》的编辑方针—研究部的理论活动目林—指导青年的学习和写作—呼唤确立文艺政策—全国文艺作家的认同—官方的支持—各地作家的响应
33 (p3-2): 第2章 文协的建立
33 (p3-2-1): 文协的“领导权”问题—文协成立的历史情境—临时筹备阶段的重要意义—王平陵与中国文艺社的主导作用—正式筹备活筋的事实与象征意义—成立大会与文协的合法性之建立—文协的官方色彩—左翼文人的支持和认同
54 (p3-3): 第3章 文协历届常务理事述论
54 (p3-3-1): 常务理事的核心作用—第—届理事和常务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与文协官方色彩的增加—被推迟了的第三届理事会的选举—文协的转变和分化—第五届理事选举和左翼文人的重新介入—左翼文人的最后胜利与文协转型
71 (p3-4): 第4章 论老舍对文协的历史贡献
71 (p3-4-1): 阳翰笙的回忆—冯玉祥的支持—武汉撒退的困境—老舍的苦干与牺牲—获得文协同人的敬重—左翼文人的误解—《新华日报》的批评—国民党官方的压力—老舍创作生活纪念—进步文艺界的承认
93 (p4): 中编 文协与抗战文艺运动
94 (p4-1): 第5章 一切都与抗战有关
94 (p4-1-1): “与抗战无关论”并非题材问题—梁实秋的对手是文协—无视文坛的存在—汉奸投降理论—理解的真实与事实的真实—文坛就是文协—集团批评与文协的领导地位
108 (p4-2): 第6章 文协与抗战初期的通俗文艺运动
108 (p4-2-1): 通俗文艺的迫切需求—老舍等文协核心成员的通俗文艺创作—通俗读物编刊社—旧瓶装新酒的理论主张—利用旧形式的三种态度—延安的“民族形式”理论—向林冰对延安理论的借用—民间形式中心源泉论—理论与意识形态的纠缠—转移问题的论争—文协的集体态度—胡凤的批评—通俗读物编刊社的解体—二元论格局的恢复
138 (p4-3): 第7章 新的文学社会空间之开辟
138 (p4-3-1): 从都市到战地—推进战地文化宣传工作的普遍期待—文协的活动—作家战地访问团与战地慰劳团—访问团的写作—组织力量的发展和加强—沦陷区的宣传工作建议
152 (p5): 下编 回归新文学自身的发展
153 (p5-1): 第8章 从“抗战”到“文艺”的转变
153 (p5-1-1): 对抗战文学运动的反思—关切文艺本身—宣传性和艺术性—艺术形态的变化—读者对象的转换—非商业化的生产机制—文艺题材的扩展—《抗战文艺》的变化—文艺方向与趋势的集体结论—以提高艺术质量为核心的转变
168 (p5-2): 第9章 保障作家生活运动
168 (p5-2-1): 保障作家权益的宗旨—提高稿费运动—要求政府支持—中央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运动的消沉与停顿—问题的重新提出和变化—反对文化专制政策—文化界的联合—募捐贫病作家基金—《新华日报》的叙述—建构“广大读者”的愿望—融入民主政治斗争潮流—新的文学社会机制
191 (p5-3): 第10章 从抗战文艺到人民文艺
191 (p5-4): 新文学传统的合法化—鲁迅传统的形成—“寿郭”的背景与目标—政党政治文化对新文学的全面渗透—延安文艺政策与人民文艺的方向—茅盾的文学史意义与功能
218 (p6): 引用及参考文献
साल:
2006
संस्करण:
2006
भाषा:
Chinese
फ़ाइल:
PDF, 16.10 MB
IPFS:
CID , CID Blake2b
Chinese, 2006
ऑनलाइन पढ़ें
में रूपांतरण जारी है
में रूपांतरण विफल रहा

सबसे उपयोगी शब्द